聚焦中美教育差异 在学习中审视和提炼
——听孙连成教授的《带您走进美国教育》报告有感
吉大附中小学部 赵双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曾经一度觉得自己的职业如此渺小,感知对于孩子的成长如此地微不足道。但今天听到了孙连成教授讲美国教育中是如何重视母语教育的,我突然由衷地感受到自己身为语文教师的价值与责任。边静心聆听,边细细思考: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母语教育,该让孩子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到些什么。
一、 中国的孩子多大才不算是孩子?
在我们中国家长的嘴里,我们总能够听到这样的话:“孩子,你什么都不用做,把学习学好了就行。”我们做老师的也总会这样地安慰家长:“孩子还小,大了就好了。”于是,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我们总能看到年龄已经步入青年的人,却还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己的将来要做什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于未来没有筹划。现在想想,这并不是孩子的错误,而是,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们没有足够地放手,只追求着成绩的优秀,而忽略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而更需要检讨和审视的,则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学校即社会”,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来的,提出这条理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校教育能够做到,当孩子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能够和这个社会进行无缝接轨。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美国的孩子很早便能够接触到社会,很小的时候就对自己的将来有规划。所以,我们听到的一个15岁的孩子能够和一个成人大谈特谈社会和人生价值,真的应该是不足为奇的。
“中国的孩子多大才不算是孩子?”在这个问题上,显然中国是退步了。我们的父辈在十几岁的时候便可独立,二十几岁便支撑门户。当今,中国孩子在某种意义上的“晚熟”,我想归根结底和这些年来的“看护”教育有关。我们成人用我们眼中的“精英教育”要求着每一个孩子,在孩子们不能够很好地完成父母要求的时候,大多数父母选择了包办代替,于是,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孩子们的成长能力却在退化。
要让我们中国的孩子们成长起来,不是强行地累积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而是要通过实践让孩子与社会接触,不再让一张卷子束缚孩子的个性发展与能力成长,这应该是我们中国家长最应该给予孩子的爱。
二、 语文教师该种怎样的田?
“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是近些年来,不少专家们对当今语文教学的评价。的确,这许多年中,我们的语文教育一直在探索中,因为,我们始终找不到一条在我们看来最科学最有效的路径。当前,高考的改革中对于语文的重视,却让我们语文教育者不得不再次审视语文教学,直面母语教育。
而在我个人看来,美国母语的教学时间超出中国的几倍,这种现状似乎是很难改变的。我们需要而且迫在眉睫需要明确的,应该是在我们的母语教学中,到底应该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培养方向。今天,孙教授谈到的美国母语教育的几个方面:阅读、写作、沟通、演讲、辩论、表演、评论、答辩、表达、幽默,这些都应该是一个学生或者说是一个个体融入社会最需要的能力。回想自己班级中的孩子,读书者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用有魅力的语言表达的却寥寥无几,由于家家都是独生子女,有礼貌的沟通、宽容的处世更是凤毛麟角。我们总是说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在很多时候却更加感叹:在父母的羽翼下,在学校的庇护下,他们就如同一块玉石至宝,赏玩胜于实用,而真正让他们成长起来的,还是步入社会时的跌跌撞撞,摸爬滚打。那时,我们不免要自我反省:孩子们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到底都学到了什么。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这是我对自己时刻的警醒。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种什么样的种子,便会在孩子们的未来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切莫小看了自己的这块地。
我承认,我不优秀,但是我喜欢学习,更善于反思。作为语文教师,这应该是我仅存的一点值得自己骄傲的地方了。但是,就凭借着这一点,我愿意在观察中审视,在审视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感谢每一次的学习,愿碰撞出的思维火花将明天的课堂点亮,然后我骄傲地说:我是一名中国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