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吉小历春秋,更有新帆击中流!润泽素养与时进,灵动创新争上游。
2019年4月17日至19日,“润泽素养·灵动创新”系列教育活动在吉大附小南岭校区隆重启幕。一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润育心灵,激发潜能,自主发展,领异标新的教学观摩活动,伴随着全校同学“聆听春之声”诗朗诵暨学生综合素养展示活动的清歌雅韵,像无边春色一般,在南岭校区的校园里如歌唱响。

陶冶学府气韵,尽显吉小智慧;润心激活灵性,创新点亮生命!这,是所有走进吉大附小南岭校区,参加了“润泽素养·灵动创新”系列教育活动的人们——情不自禁涌起的心底感言。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下课了,可我们却意犹未尽,因为这可能是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公开课了,也是我们亲爱的迪迪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次公开课。我们将要离开孙老师,离开这个承载着我们六年欢声笑语的校园,离开陪伴我们六年的迪迪老师,离开可敬的校长,离开笑容可亲的保安叔叔……我们的笑声会成为过去,我们的脚步会成为过去!但是,在吉大附小打下的鲜亮的底色,将光彩熠熠,永不褪色!”——六年四班的同学在自己班级的微信平台中这样写道。孩子们这些从心田深处流淌出来的真情实感,令人动容!这份深情的告白中,有珍惜,有不舍,有难忘,有依恋,更有着吉大附小润育心灵的教育理念,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清晰而深刻的烙印。
是啊,九年的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九年的锲而不舍,改革创新,让吉大附小南岭校区,芳华重现,光彩潋滟。
参加了“润泽素养·灵动创新”系列教育活动,聆听了六年级师生的毕业季观摩课,我们仿佛听到了花儿绽放,新竹拔节,雨润万物的——成长的足音。这种声音让我们感动,让我们痴情,让每一个为吉大附小南岭校区耕耘奋斗的人们看到了收获,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又一届孩子们犹如鹰隼试翼,风华灼灼。
“面向全体同学,聚焦核心素养,关注个性发展,促进全人成长”,这种关注生命意义,促进全面发展的生态课堂及其系列活动,孕育着智慧,承载着梦想,让一届届吉大附小学子们在知识与能力,人格与才情,创新与实践,成长与担当中,尽情徜徉!
亮点一
走进吉大附小南岭校区的课堂,你感觉到的是教学的民主,心灵的滋养——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孙迪,吉大附小南岭校区六年四班班主任,优秀语文教师。长春市骨干教师,吉林广播电台教育频道特约嘉宾,长春市朗诵协会会员,吉林省教师志愿团队秘书,长春市优秀中队辅导员,长春市青教赛、市新课程培训课例评选一等奖,全国基础教育规划课题成果一等奖。

走进孙迪老师的课堂,你感受到的是青春朝气,和谐温馨,理趣相融,时尚自然,孩子们视他为良师、知己、姐姐。在孙老师的悉心教诲下,班里的同学乐观开朗,个性飞扬,多才多艺,活泼向上,颇具见地,课堂上经常妙语连珠,活动中更是异彩纷呈。

【六年四班李昀泽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课堂上以校园百家讲坛的形式为同学们介绍刘姥姥】
“得知迪迪老师要讲公开课,我们全体同学投票决定了上《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一文……上课时,迪迪老师特别尊重我们的独特体验,从关键的动词中,我感悟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地位、性格、修养;感受到了曹雪芹语言精练,用词准确,构思精妙,思想深邃。我一定要把《红楼梦》这一经典,好好地咀嚼一番。”六年四班张锦涵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数百字的感言。
“名著,犹如一股清流,滋养我们的心田;犹如肥沃的大地,孕育着我们心灵上的生机,这一节公开课,是一把打开文明大门的钥匙……”小诗人杨锦航感叹道。

【孩子们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探究《红楼梦》人物特点】
“这节课真是太有趣了,互动的环节特别多,最有意思的是根据课文内容创编关于刘姥姥的歇后语,我们脑洞大开,根据自己的体验在课堂上创造出好多和资料中不同的新歇后语: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摸底;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答谢;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报恩;
刘姥姥出贾府——满载而归;
刘姥姥进大观园——跳梁小丑、目不暇接、走马观花。
课堂上,我们还以刘姥姥的视角进行角色扮演,描述二进荣国府的经历——班里因此诞生了一位表演天才,幽默大师,男版‘刘姥姥’,简直把刘姥姥演活了!”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爱之情深,手不释卷。
亮点二
走进吉大附小南岭校区的课堂,你感觉到的是情感的熏陶,学养的成长——学生,经历着思想的洗礼。

王蕾,六年一班班主任,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三年,优秀语文教师。长春市骨干教师,科研骨干教师,吉林省小学语文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读写大赛指导教师特等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参与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并已经顺利结题。
“追求,让前行的脚步铿锵有力;努力,让教育的沃土铺满鲜花”,带着这样的工作信念,王蕾老师以“勤学、善思、实干”为准则,在教学的路上锐意进取,不断超越,让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

在《薛谭学讴》的教学中,王蕾老师驾轻就熟,润物无声,从学生毕业季的班级生活回忆,同学们的爱好追求谈起,在一份浓浓的师生情怀中引入新课。以读为径,品词导学,以学促情,潜移默化地渗透研读文言文的秘诀。点拨孩子们感受秦青的视徒如子,教学有方和薛谭的知错就改的好品质,并且知道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

【王蕾老师教学《薛谭学讴》,孩子们专心致志,积极参与讨论】
用“薛谭学讴于秦青”句式尝试说说你和你的某位老师的关系,在语言的运用中,积淀语言,感受中华文化之魅力。孩子们,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你们即将告别小学时代,升入中学,作为你们的六年之师,王老师有感于“为学”之道,遂作七律一首,赠予汝等。
为学
——王蕾
四月学子别日近,
六年之师寄少游。
有志书山托明月,
无涯学海砥中流。
持之以恒镂金石,
虚怀若谷进竿头。
天道酬勤君须记,
长风破浪斥方遒。
师生在课堂上交流互动,碰撞心灵,濡染的是师生之情,柔软的是感恩之心。说到动情之处,师生不觉热泪盈眶。
亮 点 三
走进吉大附小南岭校区的课堂,你感觉到的是潜移默化的点拨,合作学习的乐趣——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感悟。

在六年级数学老师王沛忠引导学生构建反比例的意义时,创设了老师去北京乘坐交通工具的不同引起速度和时间的变化这一现实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王老师风趣幽默,机智灵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在他的课堂上往往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亲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分析,在小组研究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已见,一边分析,一边判断,一边对比,学生自己弄清了成反比例的两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认识了反比例的涵义,体验了探索新知、发现规律的乐趣,建立反比例数量关系的模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数学素养。

【六年二班学生做“反比例函数”知识的微型百家讲坛】
亮点 四
走进吉大附小南岭校区的课堂,你感受到的是教师才高为师的风范,学生醉心书画的痴迷。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任铁练字时。
美术兼书法老师任铁,不仅画艺精湛,而且醉心书法,笔耕不辍,无论硬笔书法还是毛笔挥毫,一撇一捺之间,尽显大家风范。其作品在省市、国家乃至国际书画大赛中屡获大奖。


【任铁老师书画作品】
任铁老师讲授《斜钩的写法》,首先采用《皇帝练字》的故事导入新课,让本来枯燥的技巧传授多了一丝历史的趣味,,让孩子们收到书法文化、书法精神的熏陶。启迪学生学习唐太宗对书法的热爱、尊重,对学习的谦虚、谨慎精神,进而增强学生的好胜欲望,挑战斜钩的书写。

对于斜钩书写技巧的细致讲解,任铁老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斜钩的特点,概括出带有斜钩字的字形特征——左收右放。在整个导习过程中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来,主动探究,在学习中树立自信!

亮点五
走进吉大附小南岭校区的课堂,你体验到的是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满诗意的审美享受。

音乐教师焦阳,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学校音乐学科青年骨干教师。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温柔可亲的教态,优雅灵动的禀赋,汇聚成焦阳独特的音乐气质。她的音乐课堂,是心灵的乐园,创新的乐土,灵动而不失内涵,奔放而不失典雅。

在教学《哦,苏珊娜》时,运用了西部乡村小乐手(班级擅长吉他弹唱的小男生)导入,给学生营造了浓郁的美国乡村音乐风味的氛围,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乡村音乐的风格特征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伊始,趣已生。表演的男孩子收获了发自内心的赞叹和满满的自信,也许,一个优秀的歌手,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就会因此而点亮梦想!

在编创环节中,焦老师亲切的教态,袅娜轻盈的动作示范,娴熟的琴技,婉转的范唱,让所有在课堂上的参与者们赞美不已。焦老师引导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律动体验中,欣赏音乐、习得知识,把握节奏韵律,学生们热情讨论并尝试模仿牛仔,为歌曲主人公牛仔、苏珊娜创编表演动作,感受到友谊的美好,激励了自主创编的学习精神。
亮点六
走进吉大附小南岭校区的课堂,你感受到的是以人为本,和孩子们共同经历,共同体验,共同锻炼,共同探索的游戏教学的魅力和“玩中学”的乐趣。

体育教师徐可,吉林省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吉林省教学新秀,长春市体育学科青教赛一等奖,长春市总工会教育系统微课大赛荣获“高级技能职工”称号,省级田径和国家级冰壶项目优秀裁判员,南关区体育教师培训优秀讲师,长春市教育局“地区支教”优秀教师。徐可老师还负责全校的值周工作,乐业奉献,无微不至,无怨无悔,严格中流露着关爱,规范中蕴藏着包容。在徐可老师的辛勤付出与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全校学生秩序井然,有着良好的精神风貌。
徐可老师在学校体育馆执教的《前后、左右滚动》,是一堂玩儿“嗨”了体育课!观摩课堂教学的老师,都被这样收放自如,无拘无束,洋溢着欢笑的体育课深深吸引了。

【体育老师徐可执教《前后、左右滚动》】
在教学低年级的《前后、左右滚动》时,体育老师徐可化身为低年级小豆豆的大朋友,另辟蹊径,使原本比较枯燥的技巧类项目——融入到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
联系生活,在影片的人物运动中——感受滚动的用途;
激发兴趣,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玩儿”出自信,“玩儿”胆量,“玩儿”会技能,“玩儿”出友情,让孩子们忘记了自己是在上课,全心地、积极地投入到个人或集体的训练活动中,即使是收垫子的细节,也是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完成的。

孩子们在老师的精心策划下,习得本领,玩得有序,玩得安全,玩得尽兴,玩得有法,玩得热情高涨。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身体素质、体育技能、拼搏精神、团队意识、意志品质等,均在教师灵活的教材处理、巧妙的教学策略、灵活的教法创新中得到培养。
亮点七
走进吉大附小南岭校区的课堂,你感受到的是开放的国际视野,基于情境的英语学习。

孙晴,英语学科青年骨干教师。长春市第二届小学教学名师评选活动中荣获英语学科教学新秀、课堂教学展示一等奖,长春市“牛津杯”英语学科教学大赛一等奖,长春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异地送课活动一等奖。能歌善舞,乐学进取,英语表达酣畅淋漓,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意趣结合。
孙晴老师流利的口语,活泼的互动,生动的情境,融合国际元素的教学设计,成为了六年级即将毕业的孩子们美好的回忆。

由常见的生活标志含义导入,令孩子开启相关词库以及背景知识,为英语学习创设情景铺垫;随后,在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中引领同学们走进课文,积累生词,了解大意,分析标志中的信息,拓展不同国家的标志文化,并带领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再次巩固学习内容。

孙老师注意激发孩子自主交流,整体输出在不同公共场合会遇见的标志,表达在不同场合应克己的人文准则,渗透立德树人的思想。在说、写、练、演、拓、创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渗透公民意识。

总之,本次开放活动,充分践行了刘浩天校长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润育心灵·激发潜能”办学理念,是孩子们六年吉大附小学习成果暨自身综合素养的一次全方位体现。

九年来,吉大附小南岭校区全体师生凝聚智慧,提升素养,教师队伍不断注入源头活水,教师专业化素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特级教师、国培教师、省市骨干教师、新秀与能手教师不断涌现,教师在省市乃至国家教育教学大赛中屡获大奖。
学生润心启智,知行合一,全面发展,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人格自信、行为自律、学习自主、做人自立、灵性自由。
万物复苏,花红柳绿,吉大附小,春色正浓,南岭校区正伴随着教改的春风焕发出勃勃生机!
吉大附小的园丁,将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成长,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辱使命,让生命绽放,课堂闪亮,用澎湃的激情点燃梦想,用高尚的师德塑造灵魂,用卓越的师能润育桃李。


吉大附小南岭校区,正敞开怀抱,承吉大之光,迎吉大子弟,育世纪栋梁,谱写新的篇章,铸就新的辉煌!